圖為林探先生提供 |
傳聞車鼓舞源自於清朝時代,連年飢荒,有一天,天降甘霖、草木重生,村民於是大肆慶祝,載歌載舞感謝上蒼,路過的皇帝便賜名「車鼓陣舞」。
在早期的農業社會,車鼓舞平時是農民的娛樂節目,在迎神賽會中也常能看到,但現在已漸漸消逝。
另一傳聞為大陸的花鼓,由長江流域傳到閩南、臺灣,結合地方音樂、表演型態而成。車鼓陣舞原名車鼓弄,「車鼓」的「車」字在閩南語裡有「翻滾」或「舞動」之意,其表演稱「車鼓弄」或「弄車鼓」。而「弄」字同樣含有舞蹈的意思。所以,顧名思義,車鼓陣舞是一種載歌載舞,邊唱邊演、詼諧逗趣的民間小型戲曲。
車鼓舞主要的道具是「樵仔」和「錢鼓」。所謂「樵仔」是丑角手中所持的四片竹板,兩片為一對相擊出「嘎嘎」之聲,所謂「錢鼓」即鈴鼓。
一般是由丑、旦角歌舞,以替代言語演出的逗趣故事,常在迎神賽會或文化活動時表演,可分為前場的歌舞和後場的伴奏。前場的歌舞表演,又可細分為載歌載舞、只歌不舞、與只舞不歌且有伴奏的傳統水車調(工、ㄨ、工、上、乙、士)等三種,其人數不定,一般以三對為主,成員可男可女,扮演二旦一角。
在前場表演的造型採自由方式,丑角都做滑稽裝扮,雙手各持一對四寶,隨劇情或節奏敲擊演出,而旦角多做嬌豔打扮,左手拿絲巾,右手執扇,搭配丑角左右搖擺、前進後退,踏四門、走八字;或踏大小門、走內八字,兩人非常有默契的配合著表演,以達到『生到肩,旦到乳』的要求,以『三步前、三不退』的步法,做出蘊含豐富表情或挑逗式的演出。
在後場伴奏的人數亦不定,其所用的樂器大多以二弦、三弦、大廣弦、殼仔弦等樂器。所表演的曲調大部分是屬於南管系統,最常見的有『共君斷約』、『勸君走到』、『自細出外』、『山伯英台』、『陳三五娘』、『呂蒙正』、『桃花過渡』、『番婆弄』的故事為主題演出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